1.龙与中国人的关系

2.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

3.为什么十二生肖有龙

4.刘宏毅是位什么样的人物

5.龙,真的有这个动物吗

十二星座是哪个龙的传人_十二星座是什么龙的传人

龙的传说 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是古代先民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结晶。经过七八千年的演进,龙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已居于首要位置,成为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和象征。

龙文化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的过程同一。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劈地的创生神,与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领受过龙的福祉,都可谓龙的"传人"。

作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类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作为吉祥物,龙有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奋发开拓的精神。

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人们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处处有龙,时时见龙,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龙。

作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龙是引人注目的,其重要位置是显而易见的。公元2000年,也就是世纪之交,正好是中华民族的“千禧龙年”。巨龙看飞,龙兆祥瑞,届时,必将会有一个研究、弘扬、介绍龙文化的热潮在中国大地出现。 龙的等级,三爪的龙是最低等的,爪数越多越稀有珍贵。而最尊贵的莫过于四海之主的四龙王。在古印度的“天龙八部”中,龙王就是海中的富豪,拥有大量的财富与珠宝,守卫天界与人间。而中国龙是“水界之神”,《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由此,四海龙王又称:东海青龙王、南海红龙王、西海白龙王以及北海黑龙王,并各自拥有不同的属性(详见五行对照表),各司其职,各为其能。然后包括在“中”间的黄帝(即龙帝),这也恰好就是太极八卦中的“五行”学说的体现。

龙的种类

看到有人在讨论龙的问题,而且这里属龙的人好象挺多的。来一篇介绍龙的专门文章。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

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

“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

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

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

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

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夔龙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

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

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

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

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

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hui)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

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

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

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

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panchi)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

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

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

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

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

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

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

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角龙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

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

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

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

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

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

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

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

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

应龙的形象。

火龙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

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

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

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

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

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

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

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

(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

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

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

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和十八颗星

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

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

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

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

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其它

椒图,又作铺首,形似螺蚌,性好闭,故常装饰于门上的衔环。

哈……这个其他该不会是私生子吧?

龙的形式

坐龙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

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

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

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行龙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

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

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

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升龙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

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

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

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

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

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

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

龙”。

云龙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

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

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

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

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

“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

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

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

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

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

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子龙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

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

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

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

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

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

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

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

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

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

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

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

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

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

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

(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

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

活泼生动的气势。

龙生九子

囚牛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

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

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

“龙头胡琴”。

睚眦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

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

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

更显得威严庄重。

嘲风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

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

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

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

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

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

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

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

气氛。

蒲牢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

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

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

“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

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

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狻猊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

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

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

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

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

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

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

更为睁崃威武。

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

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

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

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

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

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

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

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

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

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

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

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

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

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

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

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负屃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

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

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

诗文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

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

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

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

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

“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

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

“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其实龙生九子有好多版本。

之一: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之二

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足八」「虫夏」(音八夏),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

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龙与中国人的关系

众所周知,十二生肖源于我们古老的中国,具体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一直到现在还备受推崇。十二生肖又被称作十二属相,是用来代表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那么,关于这十二种动物中,最奇怪的是哪个呢?小编觉得是龙,不信,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奇点星座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一只虚构的动物,自古以来就被人神话。而中国人都对龙怀着一颗敬仰又畏惧的心理,皇上被叫做真龙天子,他的儿子被叫做龙子,而人民们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样一个神秘又威风的动物怎么能不让人产生好奇之心呢?

在中国古代,龙是个吉祥的灵物,是富贵好运的象征,不过却并没有人真正见过它们。传说中的他们并没有触角,那时候它们非常强大,上能入天,下能入海,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所以古时候的中国人也常常因为干旱而去龙王庙求雨,为一年的收成求得好运。

在中国古代,龙也象征着才俊卓越,非常人可比拟的正人君子,比如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前就曾号称“卧龙先生”。古代宫廷的图腾图案也大多与龙有关,以金**和大红色、红橘色为主色调,十分华丽,所以皇上的精美的衣服也被成为是龙袍。好像龙已经成了雍容华贵的代名词,成了宫廷专属,皇族专利。所以另一方面它也有着皇权、专制独裁的意味。“龙凤配”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的谚语,寓意着美好和谐的夫妻配偶。

生肖属龙的人通常都会像龙一样非常活跃,热爱运动。他们在团队中永远都表现的大方得体,特别具有领导范。内心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好打抱不平绝不会过着偷鸡摸狗,猥琐苟且的生活,他们只希望生活关键词一定是积极、责任、新鲜感。

他们天生自信,很有理想抱负,工作中永远不知疲倦,争强好胜,喜欢独揽大权,不擅长在团队中配合合作,也不愿开口求人,天生的王者气质。有时会表现的过于强势而导致自大傲慢的性格。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通常都非常优秀,待人也热情大方,有着同情弱小的心灵,心胸宽广,他们绝不会隐藏自己的工作技能或经验技巧,很希望能与人分享,并且特别喜欢因此而交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

所以,属龙的人性格大多都与神话中的龙性格是相符的,坦诚、直率、热情勇敢,天生富贵得体,端庄大方,天之骄子啊!虽然没有见过龙的真身,不过龙这个动物还真是令人充满好奇啊!

您可能还喜欢:12生肖男生不喜欢的女生妆容关于十二生肖成语大全12生肖女生如何与闺蜜相处12生肖向往的生活方式

奇点星座网,很多人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adxqd/xz/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与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和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

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扩展资料

关于龙的传说

在传说时代,有着龙的血缘的黄帝曾四处巡视体察民情。他叫人开首山的同,然后运到荆山脚下铸鼎以纪念自己大战嗤尤的辉煌胜利。过了一段日子,鼎终于铸完了,黄帝专门在荆山举行了一个庆功大典来庆祝巨鼎铸成。

应邀出度典礼的不仅有各路神灵,而且还有八方百姓,大家都想看黄帝铸的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时辰一到,大概还是皇帝亲自揭幕,只见一只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铜鼎闪着耀眼的金光呈现于神、人之前,

众人啧啧称羡,上前细看,鼎身刻着一条矫健的游龙在一片祥云中穿梭,周围是四方鬼神和各种珍禽异兽,可谓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正当众人众神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巨鼎和上面的图案时,忽然天空中浓云密布,挡住了阳光,天色很快阴暗下来,大家都以为要下雨了,认知一道金光穿透浓云,一条披着金甲的神龙破云而来,它的尾巴和下半身托在云中,脑袋靠在宝鼎上,长长的龙须顺着鼎足垂到地面。

黄帝明白这是自己完成了人间的使命,上天派神龙来接他上天了,他纵身一跃,跨上龙背,飞回天庭。人间百姓舍不得放黄帝这样贤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伙儿扯着龙须不让走,

结果扯落了好多龙须,黄帝和神龙还是走了。据说这龙须落在地上,便生出许多细小修长的小草,人们以后就把这草叫做"龙须草"了。

传说时代的著名君主,大都与龙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关系。尧在位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大洪荒,到处是洪水泛滥,为了拯救百姓,他命令鲧去治水。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有"堵"的办法治水,劳而无功,被愤怒的天帝杀死在羽山,而烛龙刚好是这里的守护神。

羽山这地主阳光照不到,常年靠烛龙嘴里含着的一支蜡烛照明,因而鲧的遗体三年不腐。天帝惟恐鲧会复生找自己报复扯皮,真实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人个名叫"吴刀"的神,大概就天上的"刀斧手"吧,拿着宝刀下界啐鲧之尸,当吴刀剖开鲧的肚腹时,突然从里边咎出一条虬龙,

长着一对尖而锋利的角,在附近的山坡上翻腾跳跃了几下,顿时成了一条大龙,它就是鲧的儿子--禹。说也奇怪,禹出生之后,鲧的身子就滚下羽渊,化成了一条蛟龙时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

禹继承父志,终于降服了洪水,获得了万民的敬仰,后来,年迈的舜顺乎民意,把王位禅让给了禹,禹就成了夏朝的开国君主,这可能也是"皇帝是真龙天子"的历史依据之一。

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葛孔明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三志而怀才不遇。

在汉语中,龙、虫是相对的,虫者何物,蛇也。蛇又称长虫,随处可见,种类繁多,稀松平常,不足为奇,不足为贵。"龙蛇混杂"即是说好东西和坏东西混在一起,很难辨别。这是从生物学上解释不通的现象--龙的原型,或者说龙的基本生理牲是蛇,龙和蛇不说是兄弟,

起码也是同宗族(蛇的美称也是"龙"),但龙一旦与蛇分家,则对蛇不悄一顾,甚至为了表示自己与蛇不可同日而语,还要对蛇"斩杀"一番。最典型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说刘邦的母亲刘媪梦与龙交合,怀孕生下了刘邦,他少有大志,

一次野行路上,遇一条大蟒挡路,当即挥剑斩蛇,破腹取胆,传为美谈,时人以为不俗。正逢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乘机沛县举兵,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汉帝国,成就了400年两汉刘氏的江山基业。

龙不还象征着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古代把那些贤人高士也称为"龙"。相传孔子去见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聃,回去后三天不开口讲一句话,弟子们很奇怪,

问他:"先生见了李聃,是怎样教他的呢?"孔子说:"我见到的是一条顺着阴阳变化无穷的龙,我张口结舌,哪里还能教导他呢!"意思是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老聃是人中这龙,难得一见的大贤。

此外,诸葛孔明未出道时被称为"卧龙先生",东汉大夫蔡邕饮酒上百斤醉倒路旁,大家叫他"醉龙"。所以凡是有品德、有才识,或者精工书文,或者为官清廉、或者行为举止出众的人,都可以比做"龙"。

俗话说"望子成龙",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头上长有、据上长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怪物,而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将来能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近几年流行的新儿歌中,有一首是〈〈100分是条龙〉〉,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我们常常听到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上有什么"歌坛龙虎榜"之类的消息,什么是"龙虎榜"?〈〈新唐书·欧阳詹传〉〉中说欧阳詹中进士时,与韩愈、李观、王涯、崔群等天下名士同登一榜,时称"龙虎榜",意思是名流名家、巨星同聚于此,这里的"龙"反映的是成功者。

"龙凤配"图案在唐代以后,广为流传。它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权威,也可象征人类所有夫妻间的美满结合,而且还可象征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

甲骨文的龙凤,虽无定形,何以于看出龙是因时屈伸的灵虫,凤是华美长尾的灵禽。 在上古的青铜器上,龙的形象表现出狰狞、神秘和端庄的总体效果。至汉代,它以夺取重的大面,奔放有力的弧线、精巧的点,构成大结构、大动势的主调,突破了神秘离奇气氛的束缚。

唐时,赋予它平和温驯的人化性格,形成 富丽雍容、生杨勃勃的风貌。宋元至明清时期,讲究靡丽之风,由精工细巧转向繁琐堆砌,介与间的龙凤图案却始终保持着质朴、明朗、简练、生动的风格,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龙的象征意义

为什么十二生肖有龙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大部分的星座都是非常大度的,星座的一些行为也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的爱情也会发生一定改变,每个星座对这种事情都有不同见解,看看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1

 白虎摩羯座:白虎摩羯座的人非常有耐心、行事小心,稳重,他们做事脚踏实地,比较固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忍耐力也是出奇的强大。摩羯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白虎,白虎是战伐之神,也是一种祥瑞。

 凤凰水瓶座: 凤凰水瓶座的人非常聪明,她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追求独一无二,个人主义色彩很浓重,喜欢结交各种类型的朋友。水瓶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凤凰,凤凰也被称为不死鸟,因为可以浴火重生。

 白泽双子座:白泽双子座的人往往喜欢新鲜的事物,做事不会太过专一,他们脑中稀奇古怪的东西会让人充满好奇,大脑结构有点异次元。双子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白泽,白泽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人言,通万物。

 九尾狐天蝎座:九尾狐天蝎座的人善妒,占有欲极强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最大的特点是记仇,所以千万不要得罪他们。天蝎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九尾狐,是一种祥瑞的代表,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貔貅金牛座:貔貅金牛座的人喜欢稳定,不爱变动,比较慢热,对生活、环境都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期。 金牛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貔貅,它是龙的第9个儿子,是一个凶猛的瑞兽,除了能够开运、辟邪外,最重要的它可以招财进宝。

 麒麟巨蟹座:麒麟巨蟹座的人充满了爱心,是一个执着的星座,做事喜欢一直坚持到底,不喜欢半途而废。巨蟹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麒麟,也被称为四不像,它是一个性情温和的神兽,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三足乌天秤座:三足乌天秤座的人追求和平、和谐善于交谈,沟通能力极强,喜欢公平化的世界。天秤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三足乌,它是会飞的太阳神鸟,是金乌的化身,相传后羿射日就是射杀的三足乌。

 腾蛇处女座:腾蛇处女座的人喜欢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不喜欢闲着,对别人常常乐于服务,有点精神洁癖,严格要求自己。处女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腾蛇,它是女娲的右护法,因触犯天规,最终变成了冷血神兽。

 玄武射手座:玄武射手座的人就像弓弦上的箭,喜欢主动出击,为人乐观、诚实、热情、喜欢挑战,天生爱好自由,像风一样。射手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玄武,它是龟蛇合体,为水神,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九色鹿双鱼座:九色鹿双鱼座的人非常的情绪化,性格敏感,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别人,喜欢幻想,爱好浪漫。双鱼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九色鹿,它头戴光环,身上有九种颜色,性格温和,喜欢帮助别人。

 饕餮白羊座:饕餮白羊座的人热情冲动、天不怕地不怕,脾气非常的差,跟炮仗一样,一点就炸,但是他们一旦确认了目标,就会勇往直前。白羊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饕餮,它是龙的第5个儿子,贪婪、贪吃。

 白矖狮子座:白矖狮子座的人热情、阳光、大方,性格强势,属于天生的王者,他们爱面子,自信的有点自大,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狮子座专属的守护神兽就是白矖,它是女娲的左护法,能吞云吐雾,治水。十二星座代表的守护神兽,天秤座是三足乌,金牛座可招财进宝!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2

  一、白羊座

 白羊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饕餮,饕餮是上古神兽,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而且非常的.喜欢吃。

  二、金牛座

 金牛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三足鸟,这种鸟也在中国神话中常有出现,也被称作金乌,是太阳中央的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

  三、双子座

 双子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九尾狐,九尾狐给人的印象都是美丽的、妩媚的,而且它还拥有九条尾巴。

  四、巨蟹座

 巨蟹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麒麟,麒麟也是上古神兽之一,而且是四大神兽之一,非常神圣,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

  五、狮子座

 狮子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龙,中华儿女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可见“龙”在华夏人心中的地位,有龙做守护神兽,简直不要太酷了呀!

  六、处女座

 处女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九头蛇,九头蛇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头的蛇,后来**和电视剧中也常有将九头蛇作为其标志的。

  七、天秤座

 天秤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貔貅,是一个象征祥瑞,能给人带来财富和好运的神兽。

  八、天蝎座

 天蝎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凤凰,凤凰和龙相辅相成,在古代一个是帝一个是后,都是地位崇高的象征。

  九、射手座

 射手座的守护神兽是白泽,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非常圣洁高雅。

  十、摩羯座

 摩羯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白虎,白虎也是四大神兽之一,神力强大,被称为战神。

  十一、水瓶座

 水瓶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玄武,同样是四大神兽之一的玄武,是一只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也是最有灵性的一个神兽。

  十二、双鱼座

 双鱼座的专属守护神兽是九色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非常漂亮,所以被人们称为九色鹿。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兽头像3

 白羊座:白羊座给别人的感觉是不符实际的轻浮者。因此建议你在不是很了解你的人面前,不要太放任自己,白羊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麒麟,威风凛凛。

 双子座:双子座做事机灵勤快的你,有可能变成他人的使唤者,你要善用自己的多才多艺,巧妙的完成工作才是,双子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饕餮

 巨蟹座:巨蟹座你不适合执行一件长期,所以找寻一些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工作,可能较合适,巨蟹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三足金乌。

 狮子座:狮子座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感情与理性,所以你可以临机应变,和他人也能处得很好,狮子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神龙,威慑天下。

 金牛座:金牛座长舌的你往往因为爱说话而招来旁人的反感,因而惹祸上身!金牛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白虎。

 天秤座:天秤座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的头脑都非常清晰。当你自己觉得说得太多时,就应该稍微控制一下,天秤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八岐大蛇

 处女座:处女座以你的细腻,一定可以做到。还有,你要学习听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处女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上古凤凰!

 摩羯座:摩羯座待人处事非常洒脱,照顾周围的人无微不至的社交型人物,摩羯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貔貅!

 射手座:射手座内心却非常的神经质。芝麻绿豆小事便能让你失控,变得心情烦躁,射手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玄武,主攻防御

 天蝎座:天蝎座是一个理性而不会完全沉溺于爱情的人,有时候会带有一种特有的好奇心,而被神秘的人所吸引,天蝎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九尾妖狐,横行天下

 水瓶座:水瓶座恋爱往往是由友情发展而成的。从平淡的交往开始转变成亲密的关系。水瓶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白泽。

 双鱼座:双鱼座对无法忍受单调生活的你来说,婚后你还是希望能继续工作。因为无论是工作或家事,你都能轻轻松松地做好它,双鱼座最炫酷的守护神兽是九色鹿。

刘宏毅是位什么样的人物

龙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动物一直众说纷纭,要揭开这个谜团须从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去溯古寻源。

当原始人类从集野果和渔猎转向以种植为生的时候,谷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获数量就决定了人们的生存质量。还处在幼年时期智慧尚不发达的古代人,面对自然界变化无常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既无法理解也无力控制,又不甘心听任自然摆布,于是就寄希望出现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帮助抵御灾害的神灵,企图通过祈祷和供奉这些神灵偶象以求得护佑。

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许多扬子鳄。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对象。

龙的幻化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想象中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形象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龙(扬子鳄)图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龙形象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有角龙的形象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翘鼻、张口、利齿毕现,器身两侧纹饰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启发了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隆隆”的雷声成了龙字的读音。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人的认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是祭神文化的特定产物,古籍中说:“水以龙。”可见龙是作为主水神灵被创造出来的(传说中的龙王),关于龙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的说法,没有充分的依据。有文字记载以来,远古华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汉字姓氏作标志的,没有用动物图形作标志的记载。远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还不能用逻辑的方法思考问题,只能用类比、表象的方法认识事物,要创造一种综合各种动物特征的虚拟动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难以做到的,因此,龙不是虚拟的动物。《尔雅·翼》中谈到龙有“九似”(角似鹿、颈似蛇、爪似鹰……)是指龙的局部形态与一些动物相似而已,并没有具体指龙是综合九种动物特点创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国民族的崇拜标志也都是实有动物(鹰、虎等)或人兽结合(狮身人面)的形象。

至于龙与其它实有动物一起出现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龙就是现实中的扬子鳄,而鳄是全球范围人们普遍关注崇拜的动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腊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鳄。

龙,真的有这个动物吗

千字文讲记(一) ——刘宏毅

自 序

我常将文化譬喻为“遗传基因”。生物学上,是遗传基因规定和保持着一个物种的稳定性;社会学上,则是文化传统规定和保持着一个民族的稳定性。“转基因食品”令人谈虎色变,“转基因的人”(抛弃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同样可怕,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民族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国人的共识。

海外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讲述《千字文》的最初动机不过是想概要地介绍一下中国的文化史,但是听众们的热烈反应使我欲罢不能。继《千字文》之后又讲了《三字经》、《改造命运》、《文化与健康》等专题,大家似乎从中寻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我旅居海外,漂泊不定,案头上可供查证的资料几乎没有。演讲中只能凭借昔年私塾李锡堃恩师时的记忆,以及读书求学所得,信口讲来,意在通俗,未及深入考证。因此,这几次演讲皆谈不到有否学术价值,聊作普及宣传可也。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与传统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衰了可以振兴;如果文化亡了,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中国文化在废墟中有望再度崛起,目前国内各类“国学”现象又应运而生,但愿这不是一哄而起的“文化运动”,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扎根”。这部讲记,是根据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此次得以编缀为文,得到各方善心人士的大力协助,特别是我家人的鼓励与资助,特此致以诚挚的谢意。讲记中的谬误之处,由我自己文负其责,敬请方家不吝斧正,以免我自误误人。

刘宏毅

二零零五年乙酉仲夏于北京

千字文讲记 (一)

引 言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词藻华丽,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 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海外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开讲以来大受欢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听了倍感亲切,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我们这次开讲就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讲的人将字义、文义讲明白,听的人要随着文句的展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观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发明创造,这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我们这些吃腻了"洋教育"快餐的人,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一讲

《千字文》三个字是本文的篇名,说明这篇文章是由一千个汉字编排而成的。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共有二万余个方块字。记载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多年的整理,发现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个是占卜专用字,日常应用的文字仅有一千个。商朝有600年的历史,常用字只有一千个。当然,那时字少是一方面,但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正能够驾驭一千个汉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中国自古就把语言和文字分开来,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语化的文字。因为古人发现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交流用的语言也不同,大概的规律是每30年一变。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永远流传下去。今天我们读到这篇《千字文》,感觉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时代一样,与作者周兴嗣对面而坐,听他侃侃而谈。一切都是那样鲜活,栩栩如生。

周兴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齐、梁、陈之中的萧梁时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梁武帝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历史上著名的《铜表铭》、《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本文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535-543之间,距离现在有1400多年了。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作一韵文可也"。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故事见于《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给出的一千个字编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图,而且还要押韵,所以说"周兴嗣次韵"次韵。次是编排次序,韵是按照韵部、韵脚,把它编排起来。因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办的,因此前面加一个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员外散骑侍郎是他的官阶,这是汉朝设的官职。南北朝时期距两汉并不太久,仍然沿用汉的制度。散骑的原意是没有很具体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边的顾问侍从。

侍郎是当时部门"省"(以后称"部、院")的最高领导,但明清两代的侍郎为副职,部门的正职叫尚书。员外是正常编员以外加设的职位,因为皇帝有旨,特别在正常编制之外,再加一职。所以周兴嗣这个侍郎就叫员外散骑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一直讲到人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和王道政治制度作为结尾。这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面看第一部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两句话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里,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有典。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

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 。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

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

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古人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

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著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

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日月盈仄

谈到日月星象就进入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领域。中国的天文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学,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是中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观察的,同时也是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体 。因为,其一日月离我们距离近。月亮距地球38万公里,太阳距地球1.5亿公里;其二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表面直径一样大。中国人将日叫做太阳,把月叫做太阴,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七曜,就是七颗光明闪耀的星球。日语里面从星期一数到星期天,他们还再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这七星。

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仄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月亮十五是满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夕阳还没落山,满月已经升起来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黄相对而望,蔚为瑰丽。每个月的初一,没有月光的月体叫朔,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来了,开始是C形,像镰刀一样,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着的D形,这叫上弦。十五是满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后到一线残月,然后就是晦。这是当月球与太阳处于同一直线的时候,二者的视表面积重合,月体完全遮住了太阳,看不见月光了。

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正午的时候位置最高,一过午时就叫仄。中国自己的天文学里面讲究黄道、白道和赤道,这是最基本的天体运行的轨道。

中国人出门做事,喜欢挑个黄道吉日。那什么是黄道呢? 黄道是太阳围绕地球运转一圈所形成的轨迹。有人一听就跳起来了,胡说!不科学。太阳怎麽会围绕地球转呢?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我们说这要看基点在哪里,如果以地球为基点,以太阳为参照物,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动,确实是太阳围绕地球转。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晚上从西方落下去,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日升日落。我们换一种说法,说成:在地球上观察太阳运动所形成的视运动的轨道就叫黄道。随你怎么说都是一回事。

黄道一个周天360度,分成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12次或12宫。从子到亥,一宫30度,每月走一宫,十二宫走完,太阳转了一个周天。

什么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观察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所形成的轨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极之间,画一条象的平行线,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两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为标记,天球上才有对应的分野。

月亮盈亏变化的一个周期,就是中国最早使用的太阴历,太阴指的月亮。根据月光的盈亏变化来记载时间的长短,就是太阴历,简称阴历。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历法,我们现在用的是夏历,也就是夏朝的太阴历。

辰宿列张

这一句话,语出《淮南子》。《淮南子》一书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共同著作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汉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子》中有一句:"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可见《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对五经和诸子百家读得烂熟,可以信手拈来。

广义的辰是星体的总称,俗称星辰。狭义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现代天文学的大熊星座,可以用来辨方向、定季节。辰又指太阳所行黄道十二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宫。

广义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麽区别呢?单颗的称星,一颗以上的一团星、一组星,就叫宿。我们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团,一疙瘩一块的,根本数不出有多少个,只能叫一宿,一个星宿。中国天文学最鼎盛的时代是隋唐时期,那时的星域分区,把视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墙,就是把星域分成三进的大院套。然后再按东西南北,象切西瓜一样把星域分成四块,每一块选择七组星辰,每组都是恒星。所谓恒星就是不动的星,向太阳一样,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一万年还是这样,永远不变,便于观察,便于比较。每一方有七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来是二十八组,就是二十八宿。

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一个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双鱼座等等。西方天文学本有48个星座,以后希腊人又加上40个,总共88星座,都是根据西方神话传说的人物、动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平座、金牛座等等,和我们中国的不一样。

按中国古人的说法: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实际上,是把28宿连起来以后,看它的形状像这四种动物。比如东方苍龙,一共有七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们用线连起来,活象一只回首收翘、奔腾不已的龙。龙宿居东 ,在季为春,升发温和,我们是东方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中国人的发祥地。

南方朱雀七组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好像一只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连起来的形状像只张口的老虎。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分成两组,一组象个蛇,另一组象个龟。

古人从小就对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写诗,信手拈来。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是北方玄武的两宿,月亮运行到斗牛之间,表示时值中夜了。现代科技发展了,我们对天文反而一窍不通了,中国的孩子参加国际组织的夏令营,居然不会在夜晚用星辰辨别方向,外国人很觉奇怪。

列是排列,陈摆开来的意思;张是张布,展开挂起来的意思。两句话联起来,字面意思就是:

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月亮满了又缺,缺了又满。

星辰闪烁张布,列满了星空。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说的是气候的变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经,虽然简简单单四个字,但出自《易经》。《易经》里说:"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想推,而成岁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称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候与物候历来就是农本国家的大事,游牧民族就无所谓了,不太重视。气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物候则关心生物消长的节律性,偏重在生物与自然的关系。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阳最近的近日点(1.4亿公里),距离最远的远日点(1.6亿公里),造成四季日照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地球的地轴又是歪的,自转起来造成各地区日照强度不均衡,这就产生了寒暑的变化。

天文学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黄道内的28宿为坐标,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个天体之间的关系。28宿虽然都是恒星,但离我们至少都有40万亿公里(4.3光年),正因为它们光色暗淡,又恒定不动,所以便于作为背景和坐标,来观察五星和日月的运动。

如果七曜中的两个或三个星体出现冲、留、合的变化,即运转角度、排列、与距离的不同,会对地球产生引力上的改变,形成不同的气象。月球质量轻、自转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单独靠引力调集雨云。其他几个星体,可以利用其引力调集雨云,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两星或多星夹角的合力矢线所指的地球方向会有暴雨,夹角内地区的云被吸走了,会出现干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变化来预报气象的变化。

如何确定旱涝发生的地区呢? 这就要提到天文学上分野的概念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帝喾高辛氏始建,舜帝时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后又确定为,并铸了九鼎,以永定。就是兖冀青徐,杨荆豫梁雍。每一州对应着天上星域的一个分区,叫做分野。多星夹角的矢力线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对应的就会有旱涝冰雹等灾害,或火山地震等灾变。后世由此分支发展出占星术,那是另外一回事,与传统科技不相干。

水星用来定四季,因为水星的公转周期为88天,接近一个季度的天数,水星在天上转一圈的时间刚好是一个季度。因为它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永远在太阳的左右摆动,所以很好观察。北斗星也是用来定四季的,这到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璇玑旋斡"一句时再详谈。

金星是用来定时的,确定时间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黄昏以后在西方看到它时叫长庚星,黎明之前在东方看到它时叫启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

闰余成岁

"闰余成岁"这句话,语出《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中国文化里面发达最早、最系统的就是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是我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为什么中国天文学发达呢?因为中国是以农业立本、以农为主的国家,务农的根本是不误农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时,不能胡来。所以中国历代都有司天监,有"天官",专门观测天文气象的变化,以此作为行政施治的根据,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称为"七政"。

国家、朝廷()就要负责制定律历,计算出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来指导人们务农。中国的天文历立法,历来是太阴和太阳合参 ,以太阴记月,太阳记年。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以公元记年的太阳历,是根据太阳周天360度,运行365天制定的历法,简称阳历。中国很早就有太阳历,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就有详细论述,但没有正式颁布使用,因为太阳历与月律(月亮的节奏、节律)不符。月球质量轻、自转速度快,绕地轨道是椭圆。月亮盈亏朔晦,一个周期近地点时是30天,远地点时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一点。这样,一年加起来是354天,按照太阳历算是365天,中间差了11天,这就叫闰余。闰的意思是多余,门里王为闰,家里养个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余是什么?所以庄子说:"帝王者,圣人之余事也"。

一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来就差了33天,多出一个月。这样历法与物候节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后,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麽办呢?只能每三年,加多一个月出来,这样加出的这个月叫闰月,加闰月那年就叫闰年。平年是十二个月,闰年就是十三个月。多出的这个月加在哪呢?加在有节没气的那个月。24节气中有12节、12气,平分到每个月是一节、一气。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气。阴历的月律与年律有日差,转三年以后就有一个月有节没气,因此设闰就加在这个月。所以读历史,有时侯闰八月,有时候闰十二月,不一样。三年一闰只消化了30天,还多三天呢。五年闰两回,天数又不够,后来发现十九年闰七次最合适。

阳历也同样设闰,阳历365天为一个自然年,但一个回归年(岁)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多出的5个多小时,四年就累计到24小时了,多出一天,必须设闰将其消化掉。因此,阳历每四年一闰,将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这样平年的二月28天,闰年的二月29天。

"闰余成岁"的"岁"与"年"是两个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回归年。

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的轨迹叫太岁。用岁星纪年是我国天文历法的另外一种。木星(岁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行30度,为一个岁次。用之记载历史,就记为:岁在某某。太阳历纪年,岁星历记岁,这样年岁相符,就是"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闰的问题解决了,历法和四季在理论上总算能对上了,但是历与四季气候、与实际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个节气,是不是能够配在一起呢?这就要用律吕来校正、调整了。什么叫律吕呢?律吕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

龙是中国的吉祥物,并没有实物,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它有近亲和远亲,近亲:蛇,远亲:恐龙。恐龙的爪子,路的角,蛇的身体,鹰的翅膀(外国的龙有鹰的翅膀,中国的龙没有),以及鱼的鳞片。这是龙的具体介绍:(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龙为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其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西方神话中带翼的动物。参见西方龙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当初将中国的龙翻译做为dragon的人,就像是给圣人与犯取相同的名字,但其实两者并无关联,让一个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崇拜龙的行为会让西方人产生中国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负面印象。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有学者提出,把“龙”的英文翻译改为发音与汉语接近的“loong”。以“犭”或“飞”于“龙”字结合为新字代替现在的龙,但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龙-文字解释

希望大家都来主动的宣传我们的“龙”文化,而不要被动的接受曾经的错误。这点本应该是由国家来主导的,但现在我们只能先从自身做起,首先和国外有人交流的时候不要在用,"dragon"来表示“龙”,把这种开始的曲解努力的扭转过来。让我们真正的龙文化发扬广大,而不是整天的顺应错误,说什么改图腾之类的话语。这是作为5000年文化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读音lóng

梵文Nāga

英文dragon

( 国内诸多语言学家认为应用loong,以区别dragon西方龙)

基本释义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汉字“龙”2.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其的东西:龙颜、龙体、龙廷、龙袍。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图腾:龙舟、龙灯、龙车。

4. Lóng 姓。

5.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6. 西方神话中带翼的动物。

7. 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

龙-神物起源

神话中的龙

在古代,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想象有这么一种动物能够主宰、操控、管理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须有一个头领一样。他们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一起上,渐渐构成了龙的样子:驼头、鹿角、牛耳、龟眼、虾须、马鬣、蛇身、鱼鳞、蜃腹、鹰爪。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百鳞之王。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的夏代,商周时期至战国发展出许多种龙,到秦汉时龙的样子逐渐统一固定下来,之后的历朝历代,其模样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对于龙的原形的探讨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龙万化多端,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还有一种说法是蛇吃了仙丹才进化的。

龙-神物分类

四爪龙

龙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

《论衡》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关于五爪龙、四爪龙、三爪龙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

虬龙

角后才称虬。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

应龙

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中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龙-史书记载

毛笔字 龙

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左传?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左传?昭二十九年》:“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侯”的记载;《拾遗记》也说: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说明夏朝盛行着饲养龙的习俗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某些古书中记载:为夏朝统治者养龙的人姓刘,未可考!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左传?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礼?礼运》:“鳞凤鱼龙,谓之四灵”《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

龙-神物崇拜

和陈民生先生龙图

中国人崇拜龙,理由有七:

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其二,据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

中国龙文化

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在秦汉早期中国西南地区就和印度之间有了频繁的商品贸易。因此中国的龙崇拜经由这条途径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时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其五,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蛇”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词又来表示“龙”了。

其六,在《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

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 龙-宗教与龙

佛教金龙壁

道教与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早期的道学家已经意识到龙来自于蛇。《黄白篇》有:”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

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

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是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

佛教与龙

在佛经中,龙王(Nāgarāja)名目繁多,如《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

龙和佛教的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一说中国的“龙王”崇拜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理由是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另一种说法则是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

龙-西方神龙

西方的龙一种传说生物,拥有强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种类很多,其家族的庞大比起东方的龙来毫不逊色。中国的龙是“龙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龙则是“龙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于深海的海龙,有沉睡于火

西方神龙

山的火龙,有蛰伏于沼泽的毒龙以及无数的奇形怪状的龙龙,以及九头龙、龙兽、亚龙、双足飞龙等等。

西方的龙拥有强壮的身躯,又长又粗的颈,有角或褶边的头,尖锐的牙齿,和一条长长的尾。它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它的身体全身覆盖着鳞片,保护着身体。它的眼睛有四层眼睑,其中内三层是透明的,可保护眼睛免受伤害,耳朵可以开合,但不是所有龙都有外耳。牙齿尖而利,通常会向内弯,以便撕开猎物。

西方的龙多居于山洞,喜好财宝,通常洞中都会收藏大量的财宝。它可以作出喷吐攻击,视乎该种龙的类别而有所不同,如红龙会喷火,蓝龙会喷电等。而它亦会对同类的能量攻击免疫。龙是一种可怕的生物,会发出一种令人惊慌的气势,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视乎种类。

西方的龙拥有强烈的领土观念,一般在一片区域里只会存在并且不会有其他生物。并且西方的龙大多都是单独行动,切常年沉睡。只有它们的财宝或者领土遭遇侵犯的时候,它们才会从沉睡中苏醒,捍卫自己的财宝和领土。

龙-相关词条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恶毒、凶狠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当初将中国的龙翻译做为dragon的人,就像是给圣人与犯取相同的名字,但其实两者并无关联,让一个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崇拜龙的行为会让西方人产生中国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负面印象。 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有学者提出,把“龙”的英文翻译改为发音与汉语接近的“loong”。以“犭”或“飞”于“龙”字结合为新字代替现在的龙,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我倡议大家都来主动的宣传我们的“龙”文化,而不要被动的接受曾经的错误。这点本应该是由国家来主导的,但现在我们只能先从自身做起,首先和国外有人交流的时候不要再用,"dragon"来表示“龙”,把这种开始的曲解努力的扭转过来。让我们真正的龙文化发扬广大,而不是整天的顺应错误,说什么改图腾之类的话语。这是作为5000年文化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